无锡滕州众友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首页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站

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业务部
电话:0510-063
邮箱:service@nb-xuri.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成都模协给力模具产业发展 产值突破20亿

编辑:无锡滕州众友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字号:
摘要:成都模协给力模具产业发展 产值突破20亿

一、成都模具工业发展概况

2005年以来,成都地区的模具产业快速持续增长,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随着国内外企业不断进入成都,本土模具企业的快速崛起,成都地区的产业集群正在成长壮大。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调查,目前成都地区模具及模具相关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1万2千左右,模具年产值突破20亿元。

目前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呈现五大特点。

1、新厂区新规划。目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企业都在建或已经搬入了新厂区。新厂区都有长远的规划,相伴随的是新设备的投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产品发展空间的规划和预留。

2、精专方向发展。优化客户群,调整产品结构,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模具企业的基本定位。与此相联系,在加工中心机床、三坐标测量机逐步广泛采用的同时,光学曲线磨、五轴联动机床、高速加工中心、慢走丝线切割应用企业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企业都有更新设备的采购计划。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尽管成都地区模具产业发展迅速,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尤其是智能模具方面还存在许多技术空白,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内高端企业、高端产品的需求,和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科研开发、培育人才、提升管理水平;从品质、周期、服务强化企业竞争力;发展大型、精密、高效、智能化模具,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加快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发展步伐。

3、内外市场齐动。行业内骨干企业产品向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精密级进模、精密塑胶模重点服务于汽车、电子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已有较强的影响力;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取得了大幅度增长的业绩。

4、企协交流广泛。从工艺协作、技术研发、产品的合作开发、人员的交流使用到资源整合后的新公司的组建,以及围绕新产品联合成立新公司。这标志着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在新一轮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发展眼光和积极的心态,将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5、产业链条延伸。汽车产业城的快速崛起,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为数不少的IC/IT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先后进入成都,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认为这将对成都地区汽车、IT模具产业产生不容忽视的拉动作用,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模具行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和这些企业进行交流和对接,创造合作与发展的机会,这也将成为国际模协与地方协会今后的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成都模具协会广泛开展模具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包括成渝绵三地的合作交流继续进行,通过互访考察为三地间企业的深化合作创造条件;组团到宁波地区考察交流访问,参加上海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的相关活动;开展成都地区模具企业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活动;选择行业发展中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组织专题技术交流。

五年来,成都模具协会密切与政府、企业、第三方合作单位的联系,了解企业需求,争取政府对成都地区模具产业和协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提供切实的差异化的服务。与相关服务平台、机构合作,推动社会资源为模具企业服务。加强与产品制造业、上下游产业的对接,为会员单位市场开发、产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

五年来,成都模具展示中心发挥了协会对外窗口功能,成都模具网信息量不断丰富,人才、招聘及其交流版快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针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组织企业与院校对接探讨校企合作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研讨会。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高度评价,成都模具协会发挥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内外的交流,推动了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集群发展。

二、成都模具协会工作纲要

1.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协会通过展示中心来访的渠道,书面或会议发言的方式向政府部门介绍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情况,介绍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介绍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扶持政策,呼吁相关部门重视模具产业环境的优化和完善,制定针对模具企业的优惠政策。

协会先后和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加深他们对模具产业的了解。在协会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市科技局将汽车车身工艺装备相关的技术创新纳入了2008年的科技创新指南;精密电子模具的技术创新纳入了2009年科技创新指南。由此,会员企业得到了政府在创新项目中的政府科研经费支持。

2. 加强与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合作,促进企业分享公共资源,促进企业的外部合作。

(1)、与成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密切合作,推动几大资源平台为模具企业所用

成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建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情报、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等三个功能服务平台,以及建设中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服务平台是为企业提供免费、及时、有效服务的共享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可以解决企业突发的需求。为此,协会与成都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模具网站和成都模具信息进行了宣传。会员企业利用该平台资源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平台资源有效地为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服务。

(2)、与成都市青羊工业发展区科创服务中心合作,促进企业争取享有国家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的享有是企业长期关注,但又很难得到的一个老问题。协会曾多次通过会议宣讲和发文的方式,介绍宏明双新公司通过第三方服务取得大量政策支持的案例,希望引起各位企业老总的重视。协会与青羊工业发展区科创服务中科技项目申报服务心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已为宏明双新、科思、协展模具、宝利根、千木数控、意町、赛飞斯、尚明科技、正欣模具等九家完成科技项目申报服务;为成飞集成,航天模塑、世都科技、中邦、科瑞欣、铁牛科技、川硬等七家提供咨询服务;举办融资对接、创新基金培训、税务谋略与规划、专利与创新等培训辅导会。

(3)、与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成都)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

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是一个得到欧盟委员会和中国政府支持的非营利性机构,为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欧盟国家中小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协会积极与该中心进行沟通,多次参加交流座谈会。协会对成都地区模具企业与欧盟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向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并把有合作愿望并有一定基础的企业推荐给他们。目前,有的企业正在协调沟通中,有的企业已取得实质性成果。从已合作的情况看,欧盟国家企业并不是高不可攀,成都地区模具中小企业,只要注意基础工作的完善,注意文化的对接,就有了基本条件。

(4)、与融资、担保机构沟通配合企业建立融资渠道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扩大产能,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障碍。协会先后与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市农村信用社、成都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联系,介绍模具企业与之的合作关系,并参与协调与配合。

3、促进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地区与地区间的交流

(1)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和东部沿海地区比较,相互之间比较封闭,社会化协作水平很低。协会一直在努力促进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从认识、互信、到合作。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通过比较能发现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促进企业进步。几年来,协会多次组织座谈会、互访等形式的活动,得到了积极地反响,许多企业间的合作也已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2)协会先后组团参观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和到东部沿海地区考察。这些地区的模具企业在装备、技术、精密大型模具制造的高水平,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开拓理念使成都的企业家们看到了差距;代表当今最新科技水平的装备、工艺水平、材料、仪器工装器材使大家扩大了视野,触动很大。在昆山考察访问期间,所参观的三家企业,具有不同产品类型,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他们产品开发的快速能力,质量控制的精细管理,现场看板管理的明确与详细,参与考察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3)协会发起和参与组织了“川陕模具交流与发展论坛”、“成渝绵三地四方交流与合作论坛”,促进区域间的模具企业对接。

(4)成都模具展示中心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欧盟国家、日本、以及国内的数十批次的政府机构;商务机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品制造业的参观团体。他们对成都模具产业的发展感到吃惊,加深了对成都产业环境的了解,为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此外,成都模具展示中心已成为成都地区大中专学校又一课堂,每年都有数批次的学生,到这里了解模具企业,丰富专业知识。协会将对展品进行更新、丰富和调整,作为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窗口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4、通过“成都模具网”、“成都模具信息”、走访等方式进行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

目前,协会信息主要通过成都模具网,“成都模具信息”发布。每年都有上百条有关行业内外的相关信息发布。尤其在2008年产业环境严峻的那段时间,协会以走访、专访、介绍等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报道,目的就是希望能给大家以思考,增强信心。

成都模具网的浏览量在不断增加,行业内新闻和人才招聘专栏的点击率逐年增加。希望各位同仁在繁忙的商务中抽出时间,上网浏览,既了解了行业内的信息,也可从中看到协会的工作状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5、不断完善,为会员单位服好务。

协会一直在摸索和总结,如何做到为会员单位实实在在的有效服务。在在过去的工作中,不少企业提出了人才资源、工艺协作、设备、与政府部门联系的服务需求,协会都给予了及时的配合。此外,协会还为一些企业在融资、人才纠纷、合同争议等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协调和支持。

通过成都市汽车车身工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汽车车身装备相关企业提供相互交流与政府间沟通的服务,并组织工作会议进行课题研发实施相关问题的交流协调。

协会还通过在企业举行座谈交流会的形式,把一些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引起到会企业的反响和思考。

服务,是协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在这方面,我们殷切期望会员单位多提意见和建议,并将自己的需求与协会联系。协会将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服务。

6、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五年来,协会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多次选择有代表性的专项技术,进行技术交流。主要的技术交流活动有:

2007年,在成都市模具软件平台组织的pro/E技术讲座;德国维德公司主讲的三坐标测量技术讲座;奥地利百禄公司模具钢讲座。

2008年,“高速冲压及相关技术交流会”在成飞宾馆召开,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前沿技术的专家进行了从精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到制件材料、冲压设备选择,以及表面处理等不同的专题交流;协会与成都机械工程学会模具分会联合主办的‘模具技术交流会’在新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英国delcam公司的专家以“快速数字化制造及在机检测”为题,介绍了如何通过软件支持、在线检测,实现高效、便捷、安全、无人化操作。来自瑞典­一胜百的专家介绍了模具新材料的性能特点,针对模具加工的需求,分析了材料选择的差异性。来自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杰教授以“模具新旧国家标准的对比”为题对新旧国家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着重对模具新标准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论述.

2009年,由协会参与主办的“汽车工业在西部研讨会”,既有技术的成分,又有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成分。中、德专家以及德国大众副总裁的专题发言,都有很强的研读性。尤其是协会王锦田理事长的即席讲话,以成飞集成为例介绍了成都汽车模具产业的情况,也对中外合作交流中的问题发表了看法,获得了中德参会者的好评;热流道,是一项应用于塑料成型,已在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的工艺技术;协会和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以“热流道技术”为主题组织了结合瓶盖和薄壁容器制造的先进科技、医疗及连接器市场为主题的技术研讨会;协会与牧野公司联合举办的精密模具加工技术交流会。会上,通过微细加工专题、大型模具加工专题、放电加工专题,并结合案例分析,介绍了牧野公司在工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突破。协会也一直在努力,争取牧野将下一个技术交流中心建在成都。

2010年,由瑞士GF阿奇夏米尔集团主办,成都市模具工具协会协办的“世界尖端电加工及铣削加工技术交流会”在成都成飞宾馆举行。 专家们以放电加工技术、高速铣削技术结合新一代线切割机床、电加工机床、高速加工中心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探讨,提供了加工实践中的高难度、高精度、高效加工系统方案; 5月31日, “牧野精密模具制造技术交流会” 在成都模具展示中心举行。牧野(中国)的专业人员以“高速铣削、电加工在LED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为题,介绍了精密、微细加工工艺在高速切削铣床中的应用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提供了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系统应用方案。 此外,专家们还和与会者交流了自动化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由台湾区电脑辅助成型技术交流协会主办的“最新精密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智动化”巡回研讨会8月24日在成都新锦江国际酒店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知名企业的专家以:模具设计自动化与设计品管标准化;最新碟式微射出成型机之原理与实务应用;最新高速成型机在光学塑件之应用;最新油电混合射出机高精度成型与节能减碳技术;CAV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与设计品管;模具钢材热处理关键技术与高精度模具成型;CATIA专业模具设计系统-MoldToolingDesign、Cimatron专业模具设计系统等八个专题进行了精彩的模具制造与塑胶成型的最新前沿技术的演讲交流。

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和交流,协会将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7、配合企业开展市场开发的服务

2007年4月21日,“电子、电器模具供需交流会”在青羊模具产业园召开,邀请了包括中芯国际、友尼森、TCL等模具用户企业,邀请了赫比、宏明双新、尚明、宝利根、好风等模具企业参加会议。这是协会组织的用户企业与模具企业对接的首次尝试。

2008年完成的成都模具黄页宣传册,应该说还比较粗糙,但制作的意图十分明确,宣传成都模具品牌,宣传成都模具企业,宣传成都的产业的环境和与模具制造相关的资源。宣传册向本土的上下游企业、商务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发送与宣传,向来访的国内外企业、商务机构、政府人士发送,逐步扩大扩大成都模具的影响力。已经完成的2011年新版成都模具黄页宣传册,继续贯彻这一基本意图。

近年来,协会先后接待了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泰科电子(中国)公司、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很多家的知名企业,并陪同访问考察了成都地区的部分模具企业。立足本土,扩大中高档模具本土化;走出去,争取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这是协会和企业共同的目标。

上一条:纺织机械行业自动化时代来临产品结构将调整 下一条:装备制造业应走高附加值之路